(1)交通规划是建立和完善交通体系的重要手段。交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所谓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动脉,没有良好完善的交通体系,城市经济师不可能发展的。
(2)交通规划是解决现有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现在很多城市道路拥挤问题根本不是因为交通组织管理不到位而导致的,有的道路问题是规划层面上的缺陷而导致的,这些道路问题无论交警派多大的人力物力都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从规划层面入手。
(3)交通规划是获得良好交通运输效益的有效途径。道路网建设效益的好坏,不仅仅与建设的直接投资有关,而且与建设后发挥投资效益的程度有关。道路只有经过合理的规划,才能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否则有的道路交通拥挤,交通量过于饱和,而有的道路交通较少,这样道路网的效益无法最大程度的发挥,造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损失
一个地方繁华了,楼多了,人多了,什么都多了,叫城市,这个时候拥挤了,才会出现交通问题,已经定型了怎么规划,扩路楼当着,修路楼当着,拆楼,架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方法很多很多,但绝对不是城市交通规划,要统筹归化城市建设,使人们不会因出行受交通不完善,到处拥堵的困扰。
从交通规划角度,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吧。主要是操作流程方面的观点。
城市规划涉及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相比,相对来说,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结合最为紧密,也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比如说,交通规划中的道路网的规划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分割,功能区块分割,引导区域发展;同时,路网的规划也影响到市政管线等其他城市规划子系统。
就交通规划本身的操作流程中,首先城市规划直接指导交通规划。规划过程中,根据城市发展定位,功能,发展方向等,规划城市交通发展的策略、对外交通、道路网络、公共交通、停车规划、货运规划、慢行交通、智能交通等等。
交通规划是规划好了,那么之后就会涉及到土地问题。比如说客运枢纽规划,根据对外出行生成、方式、分布,交通规划会觉得某块地区比较合适设置对外客运枢纽。但是城市规划上是一块其他的用地,同时周边的配套城市功能可能与在此规划客运枢纽不符合等等问题。又比如城市规划中,某块区域是城市文化服务功能区域,而道路规划由于过境交通的需求大,规划一条对外快速路,由此对此功能区块分割。等等问题都需要和城市规划去协调。
从城市规划角度来说,根据交通规划的规划,也会相应的对自身土地规划以及其他市政方向进行调整,从而影响交通规划。比如用地的布局。哈哈,用地一动,交通出行分布有要动了。唉,恼人啊。
总之,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之间需要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相互反馈的过程。感觉基本的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是城市规划先拿出一个初步的方案,然后由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提出建议,再由城市规划调整,再反馈交通规划,如此循环往复,达到一个平衡点。
当然,其中还有许多行政和技术等等方面的干扰,在实际操作当中就看怎么来操作了。
哈哈,本人粗浅的认识就是这样了,时间紧,就写这么多了,希望对楼主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