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包扎是不是越近越好?其实问这个问题的人你没有搞清楚伤口为什么要包扎,懂得了伤口为什么要包扎,就会明白是不是越紧越好了。
我们都知道,人受伤的时候,最快导致患者死亡的因素就是大出血,所以在急救的现场,最重要的急救措施就是迅速止血。止住血之后,再考虑其他问题,比如后期是否会有伤口感染。
止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压迫止血法,所谓直接压迫止血法就是哪里出血按压哪里。直接在出血部位施加足够的压力,甚至可以***取填塞之后再压迫的方法。这种直接压迫止血法可以止住绝大部分的出血,只要你压迫的时间足够长、用足够的力度。
但你也应该明白,压迫是垂直受力,不是环状受力,所以不会造成伤口远端的完全缺血,而包扎的时候往往是环形受力,会导致伤口远端的缺血,而且包扎越紧完全缺血的可能性就越大,远端坏死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我们应该使用直接压迫止血法把血完全止住之后,再做包扎,而此时的包扎仅仅是起到固定辅料,防止感染的作用。所以没必要包扎的很紧,也不应该包扎的特别紧。因为太紧会造成远端的缺血和坏死,而且此时出血也已经完全止住了呀,也没必要包扎过紧。
这次明白急救伤口包扎是不是越近越好了吧。
了解更多急救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急救科普人。
急救时不是越紧越好,是需要松紧适度。
【包扎的原则】
包扎时,要做到快、准、轻、牢。快,即动作敏捷迅速;即部位准确、严密;轻,即动作轻柔,不要碰撞伤口;牢,即包扎牢靠,不可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也不能过松,以免纱布脱落。
【方法及步骤】
一、清洁、消毒伤口。
(1)清洁伤口前,尽量对患儿讲清目的,这样既能取得患儿的合作,又可以避免患儿因害怕或疼痛发生晕厥等意外事故。
(2)如周围皮肤太脏并杂有泥土等,应先用清水洗净,然后再用75%酒精消毒伤面周围的皮肤。涂擦酒精时要由内往外,即由伤口边缘开始,逐渐向周围扩大消毒区,这样越靠近伤口处越清洁。如用碘酒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必须再用酒精擦去,这种“脱碘”方法,是为了避免碘酒灼伤皮肤。应注意,这些消毒剂***性较强,不可直接涂抹在伤口上。
(3)伤口要用棉球蘸生理盐水轻轻擦洗。自制生理盐水,即1000毫升冷开水加食盐9克即成。
(4)清洁伤口时,如有大而易取的异物,可酌情取出;深而小又不易取出的异物切勿勉强取出,以免把细菌带入伤口或增加出血。如果有刺入体腔或血管附近的异物,切不可轻率地拨出,以免损伤血管或内脏,引起危险。
(5)伤口清洁后,可进行包扎。如果是粘膜处小的伤口,可撒上消炎粉,但是大面积创面不要涂撒药物。
包扎是外伤现场急救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可以保护伤口避免继续损伤和污染,也可以起到固定敷料,减轻伤者痛苦的作用。
包扎有其基本要求,就是:
一、避免碰触伤口,免得加重损伤、出血、污染与痛苦。
二、尽可能先用无菌敷料或洁净的手帕、毛巾等覆盖伤口,再行包扎。
三、避免在受伤部位或坐卧时受压的部位打结。
四、包扎要松紧适度,松了容易脱落;紧了压迫局部,会造成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的损伤。
我在急救工作中就遇到过这样的事。在一个建筑工地,有个工人的手被割伤了,伤口很深,动脉断了,出血较严重。工友们就拿建筑工地上绑钢筋的8号铅丝给他当了止血带,还用钳子给死死拧紧。血倒是止住了 ,但是那个工人的整个手都黑紫了。我赶紧重新结扎了橡皮止血带,又把8号铅丝用钳子拧了下来。幸好时间不长,如果当时铅丝捆的时间过长,那个工人的手可能非但治不好,甚至很可能截肢。
包扎,当然不是越紧越好。
止血带止血法需要注意的包括以下几点:1.不能直接将止血带扎在皮肤上,应在皮肤表面扎一个小的衬垫物,这是为了避免因止血带直接压迫皮肤而引起皮肤破损。2.上止血带的时候要记录扎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每次不能超过30分钟,这是避免因长时间扎止血带而导致不良后果。3.在扎止血带的时候松紧度要适宜。
急救知识知多点:遇上关键时刻时,请合理使用止血带止血
明天先来还是意外先来,我们永远都不知道。因此,在日子稳定时,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学习一些必要的生存或急救知识,以防意外突发。
如遇上突***况,面对大出血的伤者,除了呼叫和等待急救车之外,你还能做什么吗?
眼睁睁地看着他流血过多而死亡?还是争分夺秒地救人一命呢?
要知道若是伤及了动脉或者大血管,随时都会危及生命,若是能进行简单的止血工作的话,患者的生存率会将会得到大大地提高。
一般来说,可用现成的条状物体制成简易“止血带”,用于四肢出现大出血且加压包扎无法止血的情况。
但止血带往往是医疗人员***用的医疗器械,对于一般人来说,真的能驾驭过来吗?
止血带止血的注意事项
1. 当使用止血带帮助出血患者止血时,应该置于伤口的近心端,靠近伤口。但在帮患者包扎伤口时需要注意,以止住出血即可,不必包扎过度,一般以停止出血且远端摸不到脉搏为准。
2. 在使用止血带帮助患者止血的时候,不要直接用止血带缠绕在皮肤上,最好在使用止血带时,包裹一些衣物或垫子,以免止血带夹伤皮肤。
TPE止血带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医疗器械,可轻松实现一次性止血
目前,止血带是医疗机构常用到的医疗器械,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高分子材料天然橡胶或特种橡胶精制而成的止血带;而另一种则是使用目前最新的TPE止血带料。
一般来说,一次性止血带常用于医疗机构的常规治疗和救治中承担着输液、抽血、输血、止血时一次性使用;或肢体出血、野外蛇虫咬伤时出血时的应急止血。
相比起旧款的橡胶型止血带,新型的一次性止血带主要是用于医疗救治中输血、输液、抽血、止血时使用。
使用这种新型的连抽式一次性止血带,不仅成本低,患者经济负担小,使用方便,可减轻医护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了在治疗过程中病菌的交叉感染,该一次性止血带的实施,对保障医、患人员的身体健康,又增加了一项理想的防范措施。
像(仁康舒止)一次性止血带便是新型的一次性止血带。它是益仁堂专利产品,独特断带设计,使用方便,高端TPE材质,临床一次性使用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符合卫生部推行的“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的国家政策要求。
旧式一次性止血带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在以往国内医院使用的胶管型止血带,存在交叉使用,反复使用,保管随意,不消毒或消毒不彻或消毒闇隔过长等普遍现象,造成止血带污染严重等共性问题。
具体表现为:
·反复使用的止血带病原菌超出标准
·医疗机构未按相关办法和要求进行一用一灭菌的行为
止血带止血法需要注意的包括以下几点:1.不能直接将止血带扎在皮肤上,应在皮肤表面扎一个小的衬垫物,这是为了避免因止血带直接压迫皮肤而引起皮肤破损。2.上止血带的时候要记录扎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每次不能超过30分钟,这是避免因长时间扎止血带而导致不良后果。3.在扎止血带的时候松紧度要适宜。
急救知识知多点:遇上关键时刻时,请合理使用止血带止血
明天先来还是意外先来,我们永远都不知道。因此,在日子稳定时,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学习一些必要的生存或急救知识,以防意外突发。
如遇上突***况,面对大出血的伤者,除了呼叫和等待急救车之外,你还能做什么吗?
眼睁睁地看着他流血过多而死亡?还是争分夺秒地救人一命呢?
要知道若是伤及了动脉或者大血管,随时都会危及生命,若是能进行简单的止血工作的话,患者的生存率会将会得到大大地提高。
一般来说,可用现成的条状物体制成简易“止血带”,用于四肢出现大出血且加压包扎无法止血的情况。
但止血带往往是医疗人员***用的医疗器械,对于一般人来说,真的能驾驭过来吗?
止血带止血的注意事项
1. 当使用止血带帮助出血患者止血时,应该置于伤口的近心端,靠近伤口。但在帮患者包扎伤口时需要注意,以止住出血即可,不必包扎过度,一般以停止出血且远端摸不到脉搏为准。
2. 在使用止血带帮助患者止血的时候,不要直接用止血带缠绕在皮肤上,最好在使用止血带时,包裹一些衣物或垫子,以免止血带夹伤皮肤。
为何这款医疗器械能够在紧急关头救人一命?止血带的作用是什么?
医疗器械,是医疗行为中,必不可少的医疗耗材或者是医疗工具。
而普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会时不时遇到创伤,出现皮肤破损、血管和神经断裂、骨折都会令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
而人体运作,主要是靠我们的血液,当失血出现不同程度失血时,对人造成的伤害都是不同的。
如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在(200~300毫升)时,人体可以自动代偿,没有太大的感觉。
当失血量在(800~1000毫升)的时候,患者会出现脸色苍白、意识淡薄、肢体寒冷、呼吸浅快的表现,进入休克前期。
失血量大于1000毫升左右,即急性大失血时,患者则会出现生命危险,导致死亡。
因此,急性出血对人体来说是相当严重的,也是抢救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这些医疗行动中,总是少不了止血带这种医疗器械的身影。
止血带,是一种简单、使用的止血工具,也是在医疗行为中常用到的医疗器械。